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发展自“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1977 - 1992 ),中师阶段。我校以前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1977 年起开设“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使用的教材开始是自编的讲义。为了适应中等师范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质量,1979年我校组织力量编写了一本《小学数学教学法》作为我校的试用教材,当时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小学数学教学法教材,本书经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1月出版后迅速辐射全国,全国各地的中等师范学校均采用本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的教材,第一次印刷就达90万册。这一阶段主讲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的有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郭涤尘副教授、陈远俭高级讲师、王辅湘副教授等一批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名老教师。在此阶段,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第二阶段( 1992 - 2000 ),中师到专科过渡阶段。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成为全国首批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的29所师范之一,开始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在此阶段,除了继续在三年级开设“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之外,在五年级还增设了一门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概论”,使用的是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专科小学教育试用教材《小学数学教学概论》(我校当时的胡华清校长是该书的编写委员会成员之一),该书是根据原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关于《大学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培养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在中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基础上编写的,内容包括课程论、教学论和学习论三方面。由顾松麒、胡重光、陈秀琼、杨高全等教师主讲。这一阶段,我们为全省培养了一批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积累了一定的专科教学经验。
第三阶段 (2000 - 2008 ),专科阶段。2000年3月,我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国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独立升格的普通高校,湖南惟一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在此阶段,除继续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外,开始开办“数学教育”专科专业,培养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学历小学教师。这一阶段,我们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小学数学教学论”,2003年,开始使用自编的教材《数学教育新论》(杨高全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指定参考书是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高全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杨高全、胡重光、陈秀琼等教师主讲。2000 年学校升格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组在教改教研、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在教改教研方面,在我校教科所副所长、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胡重光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高等师范小学数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该项目获2004 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材建设方面,自编教材《数学教育新论》阐明了数学教育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数学观、数学课程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学评价观等。论述之全面和深刻,在国内尚未见到类似的著作。本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材之一,在我校和湖北沙洋师专使用,均收到良好效果。2003 年6月,本课程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6 年3月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 年5月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
第四阶段 (2008 - 现在 ),本科阶段。2008年3月,我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本科专业,培养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成为“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现着手编写适应本科专业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材。力争将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建设成为本科省级精品课程。
尽管本课程经历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教材的教学,但是,我们始终不渝地抓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开展教研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
2.及时将学科的发展动态、教研教改的最新成果引进教学。
3.重视教学队伍的建设。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指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指导老师,使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例如,本课程现在的主讲教师杨高全、陈秀琼就是在陈远俭、王辅湘等老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现在这样一支事业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的教学团队。